新闻中心
列表
新闻中心
关闭

咨询热线:

191-1898-5261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特教新闻

随班就读优质课视频小学

发布时间:2025-09-25 17:15:10

随班就读作为我国融合教育实践的重要模式,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实现。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速,随班就读优质课视频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经验推广和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资源。这些视频不仅记录了特殊需要学生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的真实场景,更展现了教师如何通过差异化教学、个性化支持营造包容性课堂的智慧与策略。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持续加大对融合教育的支持力度。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各地纷纷响应,通过建立资源中心、完善支持体系、开展教师培训等措施夯实发展基础。在此背景下,优质课视频的征集、评选与推广活动广泛开展,成为分享最佳实践、引领教学创新的重要抓手。这些视频资源通常由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或专业平台组织制作与发布,确保了内容的权威性与示范性。

小学阶段的随班就读优质课例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在教学目标设定上,教师普遍采用“共性+个性”的双层设计。既围绕课标要求设定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目标,也为随班就读学生制定基于其个体教育计划的个别化目标。例如,在一节小学数学课上,全体学生学习“两位数加减法”,而随班就读学生可能重点巩固“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并通过分层练习参与课堂。在教学策略上,直观化、多感官、小组合作成为关键。教师大量运用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设计动手操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同时,异质分组学习让普通学生成为“小老师”,在互助中共同成长,既促进了学业进步,也培养了社会情感能力。

技术支持在提升随班就读课堂质量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优质课视频中常见各类数字工具的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吸引学生注意力;教育APP提供个性化练习与即时反馈;语音转文字软件帮助有书写困难的学生记录想法;降噪耳机为感统失调学生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许多课例还展示了如何巧妙运用普适性设计理念,即从一开始就设计能满足所有学生多样需求的数学活动,而非事后调整,这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与包容性。

成功的随班就读课堂背后,是专业的支持团队。除了主讲教师,视频中常能看到资源教师深入课堂协同教学,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一对一或小组辅导;康复训练师根据需要介入进行感统训练或言语矫正;甚至还有志愿者或家长助理的参与。这种团队协作模式确保了支持服务的及时性与专业性,使主讲教师能更专注于整体教学节奏的把握。值得注意的是,最新实践越来越强调将支持服务自然嵌入整体教学情境,避免过度关注造成标签效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尽管优质课例提供了宝贵范例,但随班就读质量的全面提升仍面临挑战。普通教师特殊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足、资源教室功能未充分发挥、家校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将融合教育理念与技能纳入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体系;完善基于实证的随班就读质量评估标准;推动更多高校、科研机构与一线学校合作,开展行动研究。应鼓励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发更智能的辅助工具与决策支持系统,为教师提供更精准的教学建议。

随班就读优质课视频就像一扇窗口,让我们窥见教育公平与质量在微观课堂中的实现路径。它们记录的不只是教学技巧,更是对每一个孩子生命价值的尊重与守护。这些实践经验的广泛传播与深度研讨,将有力推动我国融合教育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最终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美好愿景。

建设方案/产品咨询

产品可控标,可以出效果图。

心理、特殊资源教室免费设计方案

招投标项目咨询

产品可以OEM

经销商扶持政策,协助投标

乐育心健教育设备【咨询电话:191-1898-5261-李经理】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资源教室建设、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特殊教育设备、心理设备、康复器材、多感官设备与感统器材等方面。本公司产品可以OEM,可免费提供效果图。
首页
产品
新闻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