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咨询热线:
191-1898-5261
发布时间:2025-09-25 22:13:33
近年来,随着国家特殊教育政策的深入推进,融合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广西玉林市作为桂东南地区的教育重镇,其小学阶段的随班就读工作开展情况备受关注。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主要安置形式之一,指让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特殊需要儿童进入普通班级,与普通学生共同接受教育。根据最新政策文件和实地调研数据,玉林市各小学确实普遍开展了随班就读工作,且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实施模式。
从政策层面看,玉林市的随班就读工作遵循国家与自治区的统一部署。2023年广西教育厅印发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健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长效机制,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应随尽随。玉林市教育局积极响应,将随班就读实施情况纳入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要求各县(市、区)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普通学校设置资源教室,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专业支持。2024年最新统计显示,玉林市已实现乡镇中心校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全覆盖,特殊教育专业师资配备率较三年前提升40%。
在实践层面,玉林市各小学的随班就读工作呈现出系统化、规范化特征。以玉州区为例,该区作为玉林市教育强区,所有公立小学均建立了残疾儿童入学安置评估机制,由教育、卫健、残联等部门联合组成专家委员会,对适龄残疾儿童的身体状况、接受教育和适应学校学习生活能力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入学安置建议。古定中心小学等学校创新实行“双学籍”管理制度,既在普通学校注册学籍,同时备案特殊教育学校学籍,实现普特双向转衔。北流市永顺小学等机构则探索“1+X”课程模式,在保证国家基础课程的同时,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感统训练、言语康复等个性化课程。
师资队伍建设是随班就读质量的关键保障。玉林市通过三级培训体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市级层面每年组织特殊教育通识培训,县級层面开展随班就读实操培训,校级层面建立师徒结对机制。2024年春季学期,全市累计培训普通学校教师达2300人次,资源教师持证上岗率达100%。玉东新区第七小学等多所学校还聘请高校特教专家驻校指导,开展“医教结合”实践,有效提升了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随班就读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玉林市的随班就读工作仍面临挑战。部分农村学校专业资源教师配备不足,个别普通教师缺乏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家长对融合教育的认知度有待提高。对此,玉林市计划在2025年前投入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改善资源教室设施设备,同时建立市、县、校三级特殊教育教研网络,定期开展随班就读教学研讨活动。市残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玉林市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97.3%,其中通过随班就读方式安置的比例超过60%,较20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从未来发展看,玉林市正朝着“优质融合”目标迈进。根据《玉林市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23-2025)》,全市将重点推进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评价改革,建立随班就读学生发展性评估体系。玉州区环南学校等试点单位已开始探索“智慧融合”新模式,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听障学生提供实时语音转文字服务,为视障学生开发触觉学习教具。这些创新实践正在让随班就读从“物理融合”向“心理融合”深度转变。
总体而言,玉林市各小学已全面实施随班就读工作,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实施、社会支持的工作格局。通过政策保障体系化、资源配置精准化、师资培训常态化、支持服务个性化等措施,有效保障了特殊需要儿童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随着国家融合教育理念的深入实践,玉林市将继续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最适合的环境中绽放生命光彩。
产品可控标,可以出效果图。
心理、特殊资源教室免费设计方案
产品可以OEM
经销商扶持政策,协助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