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列表
新闻中心
关闭

咨询热线:

191-1898-5261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特教新闻

小学有随班就读吗现在

发布时间:2025-09-22 11:39:37

随班就读作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其核心在于让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进入普通班级,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促进教育公平与融合。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推进和社会观念的转变,小学阶段的随班就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将基于最新的政策文件和实践报告,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随班就读并非新鲜概念。早在1988年,全国第一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就首次提出了“随班就读”的构想。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均明确了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真正的转折点来自于2014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颁布,它首次系统性地将随班就读作为扩大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规模的主渠道。2017年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更是进一步强化了“优先采用普通教育方式”的原则。

当前,推动随班就读工作的顶层设计主要依据两份关键文件。一是2021年12月由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该计划设定了到2025年的明确目标: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7%以上,并将融合教育全面推进作为重点任务。它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融合教育”,要求普通学校优先接纳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并健全随班就读工作机制,这意味着小学已成为实践这一政策的最前沿阵地。二是2023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特殊教育改革的意见》,再次重申并细化了支持保障措施。

从实践层面看,小学随班就读的覆盖率和支持体系正在快速完善。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特殊教育在校生共计91.85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安置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许多地区已建立起从筛查认定、入学安置到教育评估的完整流程。例如,一些省市建立了“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负责对适龄残疾儿童的身体状况、接受教育能力进行评估,并提出入学建议,为随班就读提供了科学依据。

支持体系的核心是“资源教室”和“资源教师”的建设。资源教室是设在普通学校内,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个别化辅导、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的专业场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数以万计的普通小学已建立起资源教室。同时,对普通班级教师的培训也在加强,旨在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特殊教育知识和差异化教学策略,例如为有阅读障碍的学生提供大字版教材,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学生调整课堂任务节奏等。

尽管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小学随班就读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深层次的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问题。普通小学的教师大多缺乏系统的特殊教育培训,面对复杂的特殊需求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虽然“巡回指导教师”制度(由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定期到普通学校指导)正在推广,但其覆盖面和频率仍难以满足所有需求。班级规模过大使得教师难以兼顾普通学生和特殊需求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随班就读学生可能“随班就坐”或“随班混读”,未能真正融入和受益。

同伴接纳和社会环境也是关键因素。小学生的态度往往受到家庭和社会观念的影响,若缺乏正确引导,可能存在无意间的排斥或欺凌现象。在班级内开展融合教育活动,培养所有学生的同理心和包容意识,与学业支持同等重要。另一个现实挑战是评估体系。如何科学评估随班就读学生的进步,避免用统一的学业标准衡量所有学生,转而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指标,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全国范围内,已涌现出许多创新的实践案例。北京市通过“双学籍”制度,让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同时在普校注册,共享教育资源。上海市建立了“特教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在线康复训练和远程专家支持。广州市某些小学试点“伙伴助学”计划,培训普通学生成为“小助手”,在社交和学习上帮助随班就读的同学。这些案例表明,成功的随班就读需要学校、家庭、社区多方协同,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支持网络。

展望未来,小学随班就读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和内涵。政策的重点正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这意味着下一步工作将聚焦于提升教师的特殊教育素养,开发更多适合融合教育的课程资源,以及完善个性化的教育计划(IEP)制度,确保每一名随班就读的学生都能获得真正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同时,随着科技发展,人工智能、辅助技术等也将在支持随班就读学生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例如为言语障碍学生提供沟通板,为视障学生提供语音阅读软件等。

小学随班就读已成为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社会文明进步和教育公平的理想追求。尽管前路仍有荆棘,但在持续的政策推动和实践创新下,随班就读正朝着更加专业、包容和有效的方向稳步前进,致力于让每一位儿童,无论其能力如何,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的阳光。

建设方案/产品咨询

产品可控标,可以出效果图。

心理、特殊资源教室免费设计方案

招投标项目咨询

产品可以OEM

经销商扶持政策,协助投标

乐育心健教育设备【咨询电话:191-1898-5261-李经理】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资源教室建设、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特殊教育设备、心理设备、康复器材、多感官设备与感统器材等方面。本公司产品可以OEM,可免费提供效果图。
首页
产品
新闻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