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列表
新闻中心
关闭

咨询热线:

191-1898-5261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特教新闻

小学随班就读培训随感

发布时间:2025-09-21 16:06:49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小学随班就读工作的专题培训。这场培训并非简单的政策宣讲或理论灌输,而是一次深刻的思想碰撞与实践启迪,它紧紧围绕着“让每一位特殊需要儿童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核心目标展开。所谓“随班就读”,是指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进入普通班级,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与生活,这不仅是教育形式的简单融合,更是教育理念的一场深刻变革,关乎教育公平、社会文明与每一个孩子的未来。

培训伊始,讲师便引用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数据和指导方针,为我们勾勒出当前随班就读工作的宏观图景。根据《“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要求,我国正致力于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大力推进融合教育。其目标清晰而坚定:到2025年,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要保持在97%以上,融合教育的质量与规模需得到显著提升。这些数字背后,是国家层面对教育公平矢志不渝的追求,是将“一个都不能少”从口号变为现实的决心。政策落地远非一纸文件那般简单,它考验的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的智慧、耐心与担当。

随班就读的核心挑战在于“融合”而非“放置”。培训中,多位专家反复强调,将特殊需要儿童简单地安排在普通教室的角落里,并非真正的融合。真正的融合教育,需要的是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调整与支持。这包括但不限于:个性化的教育计划(IEP)的科学制定与有效实施、合理的课程调整与适应性教学策略、专业的资源教师团队介入、以及无障碍环境(包括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的全面建设。一位来自一线城市的资源教师分享了她的经验:她们学校为随班就读学生建立了详细的成长档案,定期召开个案分析会,整合班主任、科任老师、资源教师、家长乃至校外专家的力量,共同为孩子制定并动态调整支持策略。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网络,是确保随班就读不至流于形式的关键。

教师,无疑是这场变革中最关键的执行者。培训中大量篇幅聚焦于普通班级教师的角色重塑与能力提升。面对差异显著的学生群体,教师仅凭爱心和耐心已远远不够,他们需要掌握更专业的鉴别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管理技巧。例如,对于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孩子,教师可能需要学习如何分解任务指令、提供视觉提示、安排合理的座位;对于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则需要在作业和考核方式上做出弹性调整。最新的教育理念倡导“通用学习设计”(UDL),即在一开始设计教学活动时,就尽可能考虑所有学习者的多样性,提供多种参与方式、多种呈现方式、多种表达方式,从而减少后续的调整障碍,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最小限制的环境中学习。这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和“学生成长的支持者”。

最大的感悟来自于对“同伴支持”与“校园文化”的讨论。融合教育的成功,远不止于成人的努力,更在于普通学生如何看待和接纳他们的特殊同伴。培训中展示了许多成功的案例:通过开展主题班会、阅读相关绘本、组织合作游戏等活动,普通学生能够逐渐理解、尊重并主动帮助随班就读的同学。这种同伴间的自然支持,往往比成人的介入更为有效和持久。当一个班级形成了包容、互助的文化氛围时,随班就读的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他们的社交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也会在其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同时,这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也是一次无比珍贵的生命教育,他们从中学习到同理心、责任感与对多元世界的理解,这些品质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当然,现实的挑战依然严峻。培训并未回避这些问题:部分地区资源教室建设滞后、专业师资力量严重短缺、普通教师工作压力巨大且缺乏系统培训、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有时存在隔阂等。但这些挑战的存在,恰恰说明了此类培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它像一个窗口,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也更清晰地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它告诉我们,随班就读工作没有一成不变的万能公式,它需要的是基于科学理念的持续探索、实践反思与协同创新。

培训结束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沉重的责任感和 cautious optimism(审慎的乐观)。沉重,是因为深知这项工作关乎一个个具体孩子的命运,道阻且长;乐观,是因为看到了从国家到地方,从专家到一线教师,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为之努力,实践的路径也愈发清晰。随班就读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让特殊需要儿童“在”普通教室里,而是让他们真正“融入”并“参与”到校园生活之中,能够学有所得、快乐成长,同时也能让所有学生在一个更加多元、包容的环境中,准备好迎接未来的复杂世界。这条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怀揣信念,脚踏实地,用专业与爱,共同铺就。

建设方案/产品咨询

产品可控标,可以出效果图。

心理、特殊资源教室免费设计方案

招投标项目咨询

产品可以OEM

经销商扶持政策,协助投标

乐育心健教育设备【咨询电话:191-1898-5261-李经理】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资源教室建设、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特殊教育设备、心理设备、康复器材、多感官设备与感统器材等方面。本公司产品可以OEM,可免费提供效果图。
首页
产品
新闻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