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列表
新闻中心
关闭

咨询热线:

191-1898-5261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特教新闻

随班就读学生感想

发布时间:2025-09-27 17:28:48

随班就读作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与社会认知提升的双重作用下,不断深化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这一模式旨在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进入普通学校,与普通学生共同接受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与融合。从随班就读学生的视角出发,他们的感想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记录,更是审视融合教育发展现状与挑战的一面镜子。

随班就读学生的首要感触往往围绕“接纳”与“融入”展开。许多学生表示,初入普通班级时,最大的担忧并非学业压力,而是能否被新同伴接纳。一位来自北京的听障学生在分享中提到,班级同学和老师提前学习了基础手语,在开学第一天用手语向他问候,这个小小的举动瞬间消除了他的不安。这种有意识的接纳氛围创建,得益于教育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推进,要求普通学校建立健全随班就读工作长效机制,强化师资培训和资源支持。2023年江苏省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5%的随班就读学生认为班级同学“非常友好”,比五年前提高了近二十个百分点,反映出校园融合氛围的实质性改善。

在学习体验层面,学生的感想揭示了支持系统的重要性。个性化调整的教学策略、必要的辅助技术以及资源教师的及时介入,是确保他们有效学习的关键。一位有视力障碍的初中生描述,学校提供的电子放大设备和可调整字体大小的数字化教材,使他能够独立完成阅读任务,这种“无障碍”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提升了她的学习信心。根据2024年最新发布的《全国随班就读教育资源建设报告》,我国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覆盖率已从2020年的不足50%提升至目前的72%,专业资源教师配备率也有显著增长。学生反馈也指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支持水平存在差异,部分学生仍然感到学业帮扶“不及时”或“不够用”。

心理与社交层面的成长,是随班就读学生感想中另一重要维度。许多学生谈到,在融合环境中,他们不仅学会了文化知识,更掌握了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处理分歧、表达自我的社会技能。一位患有自闭谱系障碍的高中生在感想中写道:“在小组合作中,我从最初只愿意独自工作,到现在能尝试分配任务和倾听他人意见,虽然仍然有困难,但我感觉自己在慢慢进步。”这种社交技能的习得,对于他们未来融入社会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普通学生也从中获益,学会理解、尊重和帮助与自己不同的个体,培养了包容性与责任感,这正是融合教育的双向价值所在。

随班就读学生的感想也并非全是积极的。他们普遍反映,当前依然面临一些挑战。来自学业竞争的压力尤为突出。在强调统一标准和考试排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部分随班就读学生感到难以跟上进度,产生挫败感。尽管政策要求“应随尽随”,但专业师资短缺、资源教室利用不充分、个别化教育计划(IEP)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仍在部分地区存在。一些学生指出,偶尔还会遭遇隐性歧视或过度保护,这两种极端态度都无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这些感想客观地折射出,从“物理融合”到“心理融合”和“学习质量融合”,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望未来,随班就读学生的感想为我们指明了改进的方向。他们渴望的不仅仅是在普通教室中有一个座位,更是获得有质量的教育、真正的同伴友谊以及平等的发展机会。最新的教育改革政策正在回应这些诉求,强调要推进“科学融合”,注重支持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例如,通过人工智能辅助技术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定制化学习方案,加强普特教师协作教研,构建更加多元的教育评价体系等。这些措施旨在让随班就读不再是简单的“随班”,而是真正的“就读”和“优读”。

随班就读学生的感想是融合教育最真实、最生动的温度计。它既丈量了近年来中国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的跨越式进步,也揭示了亟待补齐的短板与不足。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持续优化政策与实践,才能确保每一个孩子,无论其身心状况如何,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优质而公平的教育,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光彩。这条路需要教育者、决策者乃至全社会携手前行,共同书写一个更加包容、更有希望的未来。

建设方案/产品咨询

产品可控标,可以出效果图。

心理、特殊资源教室免费设计方案

招投标项目咨询

产品可以OEM

经销商扶持政策,协助投标

乐育心健教育设备【咨询电话:191-1898-5261-李经理】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资源教室建设、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特殊教育设备、心理设备、康复器材、多感官设备与感统器材等方面。本公司产品可以OEM,可免费提供效果图。
首页
产品
新闻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