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列表
新闻中心
关闭

咨询热线:

191-1898-5261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特教新闻

学生是否随班就读

发布时间:2025-09-19 18:28:26

随班就读作为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其核心在于让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进入普通学校,与普通学生共同接受教育。这一模式不仅是教育公平理念的深度实践,也是构建包容性社会的基础环节。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与社会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随班就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同时在实践层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其未来发展路径亟待深入探索。

政策支持是随班就读得以推行的根本保障。2023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期评估报告显示,我国特殊教育在校生中,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比例已稳定在50%以上。该计划明确要求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落实“一人一案”,强化资源支持,确保特殊需要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并受益于普通教育环境。2024年初,教育部进一步发文强调要推进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提升资源教师专业水平,并要求各地将随班就读工作成效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从制度上强化了普通学校的主体责任。

随班就读的实践价值体现在多个维度。对于特殊需要学生而言,它提供了与同龄人进行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天然环境,有助于其社会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的发展,避免因隔离而产生的标签化效应。对于普通学生,与不同特点的同伴一起学习生活,是培养同理心、包容心以及多元视角的宝贵机会,是生动的生命教育课。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随班就读是实现教育过程公平的关键举措,它意味着教育系统不再仅仅满足于让所有孩子“有学上”,而是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获得适合其自身特点的优质教育。

理想与现实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首要挑战是普通学校的支持体系尚不完善。许多学校虽然接收了随班就读学生,但缺乏必要的专业师资和资源支持。专业的资源教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严重短缺,普通班级教师也普遍缺乏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导致在面对复杂需求时感到力不从心。课程与教学调整的深度不足。随班就读并非简单地将特殊需要学生安置在普通教室,而是需要根据其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课程调适、教学策略改变和评价方式改革。目前,许多学校仍停留在物理层面的“随班就坐”,未能实现真正的教育教学“融合”。同伴支持和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也至关重要,如何引导全体学生形成理解、尊重、互助的校园文化,避免歧视和孤立,是许多学校需要补上的功课。

国际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镜鉴。以意大利为代表的“全纳教育”模式,通过强有力的国家立法,几乎完全取消了隔离式特殊学校,将所有学生纳入普通教育系统,并配套以强大的巡回支持教师团队和个性化教育计划。美国则通过《残疾人教育法》(IDEA)保障特殊需要学生在“最少限制环境”中接受教育的权利,并强制要求为其制定详细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EP)。这些国家的共同点在于:拥有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专业的支持服务团队以及高度个性化的教育方案。相比之下,中国的随班就读在支持的精准性、专业性和系统性上仍有提升空间。

展望未来,推动随班就读从“量的普及”走向“质的提升”是核心任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在师范生培养中普遍增加特殊教育通识内容,另一方面加大对在职普通教师的相关培训,并建立稳定的资源教师专业队伍。要加快完善资源支持体系,不仅在硬件上保障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辅助技术的配备,更要在软件上建立跨专业的支持团队,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咨询和服务。再次,要深化教学改革,鼓励教师探索差异教学、合作学习、同伴辅导等多种策略,开发灵活多元的评价体系,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需要建立家校社协同机制,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包容、支持的环境。

随班就读是中国迈向教育现代化和实现高质量教育公平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安置形式,更是一种尊重差异、倡导包容的教育哲学。通过持续的政策创新、专业支持体系的构建以及全社会教育观念的更新,随班就读必将能够更好地满足每一位特殊需要学生的需求,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建设方案/产品咨询

产品可控标,可以出效果图。

心理、特殊资源教室免费设计方案

招投标项目咨询

产品可以OEM

经销商扶持政策,协助投标

乐育心健教育设备【咨询电话:191-1898-5261-李经理】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资源教室建设、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特殊教育设备、心理设备、康复器材、多感官设备与感统器材等方面。本公司产品可以OEM,可免费提供效果图。
首页
产品
新闻
电话